解读来了!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详解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发表时间:2021-10-12 22:53 近日,国家教材委员会发布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奖励决定。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负责人就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 社会各界对全国教材建设奖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的背景。 全国教材建设奖是在中央的重视和关心下设立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材建设,专门对教材建设作出重大部署。2016年,中办、国办印发文件,明确提出完善教材建设表彰激励机制,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2019年12月,经批准,正式设立全国教材建设奖,由国家教材委员会主办、教育部承办。教材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开展评奖提供了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材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教材内容不断更新,教材质量持续提升,教材门类逐步齐全,教材体系日益完善,育人功能不断增强,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高质量高水平的大中小学优秀教材,为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发挥了关键性支撑作用。教材编写、审核、出版、管理、研究等相关机构和广大教材工作者坚持正确方向、守正创新、呕心沥血、辛勤耕耘,在教材建设中取得了突出成绩、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重要进展和成绩的取得,为开展评奖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前提和基础。 开展评奖是新时代推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教育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迫切需要教材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开展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能够充分调动教材建设各领域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教材工作者的荣誉感、责任心,带动更多优秀人才参与建材建设,激励各方面更好地推动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请简要介绍一下开展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的意义。 一是加强教材建设激励保障的重要制度设计。全国教材建设奖面向大中小学教材建设各领域各环节实施,分设“全国优秀教材(分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高等教育三个大类)”“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三个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设立全面覆盖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专门常设性奖励项目,是我国教材工作领域的最高奖项,是健全完善教材建设激励保障的重要制度设计。 二是树立教材建设标杆和典型的重要机制性措施。开展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定期遴选教材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先进代表,树立教材建设的先进典型和示范标杆,强导向、建机制、促建设,更好地引领我国教材建设的方向,带动更多教材建设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推动教材战线形成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三是展示教材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全国教材建设奖为优秀教材和教材建设先进典型提供了重要展示平台,是社会各界了解教材工作的重要窗口。教材工作主动接受社会和人民的检阅,有利于获得社会更多理解和支持,为教材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国教材建设奖是一个系统性的奖励项目,请介绍一下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开展情况。 全国教材建设奖励项目设立后,在国家教材委员会直接领导下,教育部即着手开展相关工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准备阶段,整体设计评选工作。国家教材委成立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的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教材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教材局),负责制定评选工作总体方案,开发建设全国大中小学教材调查统计平台,对全国大中小学教材进行大摸底,为制定评选工作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领导小组办公室先后赴多部门、省市、学校、教科研及出版机构调研,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召开专题研讨会30余次,历时半年多,研究形成评选工作总体方案。 二是启动阶段,正式发布评选工作通知。根据《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方案》,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单位分类制订各奖项评选工作安排,分别确定参评范围、评选条件和评选办法,提交评选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2020年10月底,国家教材委发布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通知,正式启动评选工作。 三是评审阶段,逐级确定拟奖励名单。经过各地和有关部门初评推荐,共有3273种教材入围全国优秀教材国家评审,其中,基础教育类教材550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教材1047种、高等教育类教材1676种;共有196个候选集体、389名候选个人入围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国家评审。经各奖项国家评审委员会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严格的网上评审和会议评审,面向社会公示并进行异议核查处理后,最终确定了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各奖项奖励名单。 请介绍一下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各奖项评选结果的具体情况。 根据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安排,全国优秀教材拟评选1000种(基础教育类200种、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400种、高等教育类400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00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实际评选中各奖项允许有空缺。经评审,最终共评选出全国优秀教材999种、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99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200名。具体为: 基础教育类优秀教材200种,其中特等奖3种、一等奖40种、二等奖157种。获奖教材覆盖了基础教育各类型、各学段、各学科。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类优秀教材400种,其中特等奖3种、一等奖80种、二等奖教材317种。获奖教材覆盖了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各类型、各层次,19个专业大类均有教材入选。 高等教育类优秀教材399种,其中特等奖4种、一等奖80种、二等奖315种。获奖教材覆盖了高等教育所有学科门类、76个本科专业类。 99个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200名先进个人均涵盖了课程教材编写、审核、出版、管理、研究各个领域。 为达到评选工作的预期目标,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主要遵循了哪些原则?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坚持正确导向、科学评选、质量为先、公平公正、评建结合的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鼓励扎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实践、总结中国经验、彰显中国特色,思想理论和观点方法等具有原创性、育人成效显著的教材;鼓励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和时代发展步伐,有效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要的教材;鼓励适应信息社会发展要求,内容形式创新、教学效果好的教材;鼓励各方面加大教材建设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入教材工作。 二是坚持科学评选。根据各级各类教材的不同性质和特点,在统筹提出评选工作总体设计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类确定参评范围、评选条件和评选办法,确保评选工作实事求是、科学规范。 三是坚持质量为先。严格评审标准,严把政治关、学术关,突出实践效果,优中选优、宁缺勿滥,确保获奖对象经得住检验。 四是坚持公平公正。严格评审程序和办法,严肃工作纪律,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跑奖”“要奖”行为。 五是坚持评建结合。注重发挥评奖的导向作用,重在以评促建,引领教材建设方向,推动各地各部门健全激励机制,带动教材质量整体提升。 在严把评选质量关方面,本次评选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为确保评选质量,本次评选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严格参评条件。明确各类参评对象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其中,优秀教材主要是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要正确,内容要科学严谨,使用效果和社会影响要好。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重点是突出政治上过硬、工作实绩显著、社会形象好。 二是严格评审标准。根据不同类别的参评对象,分类制定科学、系统的评审标准,严把政治关、思想关、学术关,强调高标准、可测量、能比较,优中选优,宁缺毋滥。 三是严选评审专家。从全国相关领域遴选高水平专家参加评审,建立评审专家库。入选的评审专家必须政治上过硬,思想道德素质高,熟悉课程教材建设,在专业领域有浓厚的学术造诣,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课程教材研究或管理工作经验,组织纪律观念强。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各奖项获奖对象主要有哪些特点? 获奖教材价值导向鲜明、教育理念先进、质量水平高、社会评价好,获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政治立场坚定、勇于改革创新、工作实绩突出,代表了目前我国教材建设各领域的领先水平。总体上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政治性、思想性强。获奖教材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反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铸魂育人成效显著,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二是创新性、时代性强。获奖教材紧跟国际学术前沿和时代发展步伐,及时体现学科和行业发展的新成果,有效服务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 三是充分彰显中国特色。获奖教材立足中国实践,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是社会影响力大。很多获奖教材历史悠久,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获得广泛认可,产生深远影响。 五是示范引领作用好。获奖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探索教材建设规律,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发挥了示范作用。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完成后,下一步有什么考虑? 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工作顺利完成后,下一步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强化宣传引领。积极宣传推广优秀教材,加强先进集体和个人典型事迹报道,采取专栏、专访、专辑、专论等方式深入介绍、广泛宣传,以评促建,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全国教材建设奖示范引领作用,推动更多教材建设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二是创新建设机制。获奖对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典型性,深刻反映了教材建设的内在规律,集中体现了教材建设的时代创新。我们将加强对教材建设优秀成果的研究,探索完善总结提炼机制,深入挖掘教材建设规律,全面总结教材建设经验做法,系统整理、提炼、推广教材建设各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教材建设高质量发展。 三是优化评选办法。这次评选是全国教材建设奖首次评选,无先例可循,有许多问题第一次遇到,可以借鉴的经验也不多,虽然做了大量的努力,仍有不少改进提升空间。下一步,我们将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进一步优化评选办法、完善评选方案,为做好下一届评选工作奠定更加扎实的基础。 教育部政务新媒体“微言教育” |
2023-08-29
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征订开始啦!《中小学班主任》杂志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2017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3742,国内统一刊号:CN 31-2141/G4。本刊为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知...
2024-03-25
为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近日,教育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指导监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火灾事故的,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严肃追责问责。跟教育小微一起来了解——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
2024-03-21
编者的话: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事实上,为教师减负的步伐多年来从未停下,也并非没有政策举措。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教师减负究竟难在哪里?堵在哪里?需要将这个教育问题置于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审视。今天,中国教育报推出系列评论第三篇,和小编一起来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健全监督机制,建立非教学事务进校园举报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对查证...
2024-03-1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人民日报》报道——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
2024-03-13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2024-03-12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知作出六项部署。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一是推进近视防控“六个一”试点。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结合近视防控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要求,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部署开展“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
2024-03-07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日子,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孩子们脱去厚厚的衣服,更愿意运动。
2024-02-22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教育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年。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导向,我们对今年的十大教育热点作出前瞻性预测。本文作者:周洪宇 邢欢 刘柳(周洪宇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
2024-02-02
每次一到寒假,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家里长时间沉迷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怎么办?
2024-02-01
链接山海,共赴数字化未来之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察当下,数字技术正如“普罗米修斯之火”,驱动并推进社会变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全社会“超快速、大尺度,深层次”的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革新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危”“机”并存,我们要做出哪些改变?全世界将如何携手,共创数字化美好未来?为了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