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来点心理学】学生出现自伤行为,教师该如何应对?发表时间:2022-05-02 14:58 本期主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初一学生小英,最近几周总是烦躁不安,情绪难以控制。有一次崩溃时,她用美工刀在手臂上划出鲜血淋淋的印记,伴随鲜血的渗出,放松的感觉瞬间抵消了她杂乱难平的心绪。 自此之后,每当心情不好时,她就有伤害自己的冲动。有一次,小英控制不住在课间用美工刀划自己的手臂,被同学发现,报告了班主任。 班主任很惊讶,把小英叫到办公室询问情况,只见小英的左手臂上全是划痕,一条一条令人触目惊心。 小英用刀片划伤自己的行为叫自伤。自伤是指在无自杀企图的情况下,对身体施加有目的的、不被社会接纳的伤害,也被称为非自杀性自伤。 青少年自我伤害最普遍的表现形式是切割皮肤,也可能表现为其他形式,如过量服药、打自己、撞墙等。 自伤行为通常会出现在青春期这个发展性阶段,我国青少年人群中自伤发生率高达27.4%,且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是当前青少年群体最常见的心理问题。 自伤行为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释放、表达或传递情绪感受。 青少年处于情绪的不稳定时期,社会经历较少,在遇到生活刺激时缺乏正确的宣泄方式,会促使他们使用自伤行为来疏泄情绪,通过身体上的疼痛感转移心理的痛苦;有的孩子在生活中受到忽视,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寻求他人的关注,又或者把自伤行为作为自我惩罚方式。 小英用自伤的方式释放难以表达的心理痛苦,她千头万绪的情绪无人诉说,无法缓解,用身体上的痛苦转移心理的痛苦,让她暂时感觉好受一些。 对大多数自伤的学生来说,它是一种应对现实的自助方式,但自伤无疑使个体采取自杀行为的风险增加了。 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当发现学生有自伤行为,应引起高度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针对这些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保证自伤学生的在校安全。 面对有自伤行为的学生,教师要试着理解他们,提供情绪支持,给予情绪管理、应对压力事件的方法指导,为他们创造一个接纳包容、积极关注的环境,帮助自伤学生更好应对学校生活。 面对学生的自伤问题时,教师保持平和、冷静而不评判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割伤等自伤形式经常让教师感到震惊、排斥以及难以理解,也会引起教师害怕、困惑和愤怒的强烈反应,但是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出震惊或惊骇,会让学生有负罪感,也会让接下来的有效应对变得更为困难。 教师要理解自伤是他们应对自己内心痛苦的方式,理解他们的感受,并不代表认可他们的自伤行为。教师可以试着用一种平静、关心的方式接近学生。 在看到自伤行为时,第一时间帮他们处理伤口,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他们安慰和拥抱,让学生知道你有多关心他们。 尝试站在他们的角度感受他们的痛苦,教师可以这样说“你这么做的时候,心里肯定非常难受,你愿意跟我说一说吗?”把这种理解传递给他们。 一般来说,诊断性的评估工作是由学校的心理工作者进行,作为普通的任课教师,主要是评估学生自伤行为的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并非为了脱离责任,而是了解该生的实际情况,以便进一步的应对。 不同的青少年自伤的原因各不相同,教师了解该生的具体情况、自伤的目的,做出评估,如有心理问题,需转由学校的心理老师或医院的心理科进行专业的评估和治疗。 在评估过程中,要表达同理心、尊重和温暖,应该平静而直接地询问其自杀意图的出现,注意询问的方式,既要直接又要价值中立。 比如:“与你有相同或相似经历或感受的人会产生自杀的想法,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想法呢?”以此评估自伤风险。 评估者在交流中要表达一种希望进一步了解问题而非想让问题尽快消失的态度。如果给学生留下了渴望的或者急切寻求解决的印象,可能会被认为是令人厌恶的,这会对接下来的合作和处理带来一定的阻碍。 学生出现自伤行为,教师要及时联系父母或监护人,让其父母或监护人全程监护。在通知孩子有自伤行为时,教师应该具有耐心、宽容。 当了解到学生有自伤行为时,试图阻止学生的行为往往是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方法,但试图说服学生停止自伤行为或是教学生应该怎么做的努力不仅无效,往往还会适得其反,因为这样的反应可能会被学生视为不被理解,进而可能会破坏彼此之间的关系。 不要评价学生,也不要说任何让学生感到内疚或羞愧的话,如:“你对自己做了什么?”“你怎么能这么做?”把关注点放在倾听学生对自己的问题和情绪感受的看法上。 有自伤行为的学生通常心中有很多难以表达的心理痛苦,情绪无人诉说、无法宣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倾听,真诚、专注地倾听学生的经历、感受,在倾听的过程中,共情学生的情绪感受,给予他们的情绪安放的空间,让他们感受到他人的理解和支持。如果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也可以提议与他们一同去寻找专业的帮助。 研究表明,从温暖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和谐的同伴交往等方面给青少年以支持和鼓励,能够帮助青少年保持自尊,减少自我伤害行为的发生。 教师要指导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多关爱和理解孩子,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了解自己心理状态的空间,允许释放孩子压抑的情绪,以温柔而亲近的态度和孩子对话,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情绪安全感。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要注意营造温馨的班级氛围,让班级成为一个让学生感觉亲密和投入的空间,学生能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并在经历困难的时侯寻找到资源。 班主任也要给予自伤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关注,可以通过询问学生“晚上睡得怎么样?”“早饭吃了吗?”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同时这一句平常的问话也能帮助教师确认学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安排班级心理委员或与自伤学生关系较近的学生,陪伴在该生身边给予关心与支持。 自伤的青少年经常体验到高度的负性情绪和思维,教师需要帮助他们提升积极情绪和认知以及情绪管理的有关技巧,提高学生希望、乐观主义和生活满意度。教师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教给学生情绪管理以及应对压力事件的方法。 教师要发现并鼓励学生利用个人的长处,帮助他们加入一些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根据学生的特长,创设活动,给予他们表现的机会,用自身的优势建立自信心,增加自我效能感。 ![]() ![]() 《青春期和解 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指南》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讲解了与青春期有关的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并且辅以几十个鲜活的青春期案例。这本书就像一个心理指南,帮助我们化解对青少年成长的误区,指导我们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本书可以帮助初高中教师和心理学研究者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优势和危机,进而激励青少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教师也可根据了解到的知识指导家长做出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帮助父母更好地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无锡市西漳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研究方向及擅长领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开展家长讲座及心理咨询服务。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一等奖,指导的心理剧《成为你自己》荣获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大赛一等奖。 (文末开通了打赏功能,快来支持你喜欢的主讲人哦!) 如若发现学生存在心理疾病,老师请及时建议学生家长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治疗,切不可自行处理。 ![]() ![]()
文章分类:
老师来点心理学
|
2023-08-29
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征订开始啦!《中小学班主任》杂志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2017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3742,国内统一刊号:CN 31-2141/G4。本刊为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知...
2024-03-25
为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近日,教育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指导监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火灾事故的,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严肃追责问责。跟教育小微一起来了解——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
2024-03-21
编者的话: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事实上,为教师减负的步伐多年来从未停下,也并非没有政策举措。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教师减负究竟难在哪里?堵在哪里?需要将这个教育问题置于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审视。今天,中国教育报推出系列评论第三篇,和小编一起来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健全监督机制,建立非教学事务进校园举报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对查证...
2024-03-1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人民日报》报道——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
2024-03-13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2024-03-12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知作出六项部署。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一是推进近视防控“六个一”试点。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结合近视防控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要求,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部署开展“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
2024-03-07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日子,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孩子们脱去厚厚的衣服,更愿意运动。
2024-02-22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教育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年。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导向,我们对今年的十大教育热点作出前瞻性预测。本文作者:周洪宇 邢欢 刘柳(周洪宇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
2024-02-02
每次一到寒假,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家里长时间沉迷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怎么办?
2024-02-01
链接山海,共赴数字化未来之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察当下,数字技术正如“普罗米修斯之火”,驱动并推进社会变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全社会“超快速、大尺度,深层次”的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革新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危”“机”并存,我们要做出哪些改变?全世界将如何携手,共创数字化美好未来?为了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