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来点心理学】教师如何应对抑郁症的学生?发表时间:2022-05-10 14:59 本期主题: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 初中生小文,平日活泼开朗,学业成绩优秀,最近几个月却变得消沉,心情低落,常常一个人独处,回避与同学的相处,严重失眠,成绩急度下降,愉悦感缺失。 经心理教师咨询、教师与家长沟通后,劝其就医,就医后,被诊断患了青少年抑郁症。 像小文这样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的学生人数正逐年增加,是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在所教的班级中遇到这样的同学。 2020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蓝皮书显示,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抑郁症是青少年患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自杀企图和行为是抑郁症最严重和最危险的症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学生是否陷入抑郁状态中,需要教师能够了解并识别抑郁症的症状,早发现,早干预。 一般来说,情绪低落、抑郁悲观是抑郁症的中心症状。其他如上课发呆或走神、完成作业困难、反应迟钝,厌学、回避与他人交往,食欲改变、睡眠改变等都是抑郁症会有的症状。 当然,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抑郁症症状表现会有不同。小学期间抑郁更容易表现为激惹、冲动以及攻击行为,厌学、成绩下降、同伴关系差,身体疼痛或哭泣。 青少年抑郁症前兆可能是烦躁、易怒等,并经常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伴交往减少、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自尊心和自我价值受损、行为冲动偏激、有的甚至离家出走、食欲及睡眠差等。 教师需要了解所教学生年龄段的特点,及早识别抑郁症症状。拿小文来说,最近几个月情绪有明显地低落,回避与同学的相处,严重失眠,成绩急度下降,愉悦感缺失表明她可能陷入了抑郁状态中。 教师发现学生心理异常的时侯,由于不具备专业鉴定水平,可以委托学校心理健康教师完成评估,由心理专业人员做出评估,并向学校汇报。 同时也要及时告知家长,做好家校配合,如果情况严重,可建议家长带孩子进行专业的心理诊断,帮助学生获得更专业的治疗。 有些教师对抑郁症不了解,认为是小孩子不懂事、矫情、抗压能力差、逃避学习等等,不把抑郁症当回事。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和基因、心理模式及社会环境因素等都有关系。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和大脑内的某些神经递质异常也有密切的关系,大脑中某些递质减少会导致情绪低落、失去活力、食欲下降等症状。因此,抑郁症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矫情、想太多。 也有一些教师将抑郁症看作洪水猛兽,遇到学生有抑郁问题,第一反应是让家长把孩子领回家,但急于把学生推回家庭只会增加孩子的不安全感。 抑郁症是能治好的精神疾病。根据程度不同,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咨询等方法,都可以重归心理健康。至于是否适合在学校学习,需要结合医生的诊断由校方做出综合判断。 当然,教师也需要了解,每个人都会有抑郁的时候,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得了抑郁症。只要学生没有被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教师就不能给学生贴上抑郁症的标签,更不能称这些学生为抑郁症患者。总之,从认知上正确看待抑郁症,不过分轻看,也不过度恐慌。 对教师来说,对抑郁症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关心其在学校的状态,对学生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可以找适当契机,与学生单独沟通,倾听、了解学生的内心,给予孩子理解。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本身会受到低自尊、无价值感的困扰,这使他们容易受到批评、拒绝和失败的影响。因此,教师也要对抑郁症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资源优势,比如:孩子某一科突出,任命孩子为课代表,或者给予孩子优势或特长表现的机会,提升自信心,增强成就感。 教师还要理解学生的一些行为表现,比如上课发呆、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按时完成作业、成绩下滑等,这不是学生的主观意愿,而是抑郁症导致的症状。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学业的要求。 如果你是班主任,也需要及时和任课教师沟通,确保教师们了解该生的情况,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当抑郁症的孩子重回学校学习,他们可能担心同学们会以另类的眼光看待他们,认为他们有精神疾病而远离他们。因此,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隐私,不要直接告诉学生某某同学患了抑郁症,可以委婉地向同学说明他的特殊情况,鼓励同学给予更多关心和帮助。如果发现班级同学有人知晓,可以向同学们普及精神疾病相关的知识,消除对精神疾病的误解。 抑郁症学生的康复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因此,教师要尽力营造安全、友善的环境,使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多与教师、同学交往,有良好的人际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班团课进行友谊、关爱教育,鼓励大家友爱同学,也可以在班级找一些与他们关系比较好的或者比较热情、可靠的同学,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同学们的关心,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 教师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学校的状态,指导家长正确看待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理解并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最大限度的耐心和陪伴,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支持。通过家校配合,共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抑郁症学生往往回避与他人相处,自我价值感比较低。因此,教师可以主动创造社交条件,多组织班级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增加与人交往的机会。 比如可以组织趣味运动会、志愿服务,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与人建立联结,重新恢复人际交往。可能最初,他们会缺少动力和兴趣,但随着感觉越来越好,他们会重新获取活力。 教师也要适时鼓励学生设定目标,当学生有任何正面或者进步的表现,都及时给予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从而达到对自己的肯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特长,提供相应展现自我的机会,增加学生的价值感。 班级里有抑郁症的孩子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但是我相信在教师用心、负责、科学地引导下,孩子一定会找回原来的自己! ![]() ![]() 《青春期和解 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指南》 在本书中,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青春期。讲解了与青春期有关的脑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并且辅以几十个鲜活的青春期案例。这本书就像一个心理指南,帮助我们化解对青少年成长的误区,指导我们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本书可以帮助初高中教师和心理学研究者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状况,发现他们在这一时期的优势和危机,进而激励青少年成长为更好的自己。教师也可根据了解到的知识指导家长做出观念和行动上的改变,帮助父母更好地和青春期的孩子相处。 ![]() 无锡市西漳中学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研究方向及擅长领域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来,积极参与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开展家长讲座及心理咨询服务。多篇论文在省、市、区级评比中获一等奖,指导的心理剧《成为你自己》荣获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大赛一等奖。 (文末开通了打赏功能,快来支持你喜欢的主讲人哦!) 如若发现学生存在心理疾病,老师请及时建议学生家长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诊断治疗,切不可自行处理。 ![]() ![]() |
2023-08-29
2024年《中小学班主任》杂志征订开始啦!《中小学班主任》杂志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2017年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正式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2096-3742,国内统一刊号:CN 31-2141/G4。本刊为中国基础教育期刊文献总库、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数据知...
2024-03-25
为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管理,近日,教育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研究制定了《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并印发通知,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消防救援机构要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指导监督,对履行职责不到位、发生火灾事故的,按照《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严肃追责问责。跟教育小微一起来了解——中小学校、幼儿园消防安全十项规定...
2024-03-21
编者的话: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减轻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事实上,为教师减负的步伐多年来从未停下,也并非没有政策举措。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教师减负究竟难在哪里?堵在哪里?需要将这个教育问题置于更大的系统和环境中审视。今天,中国教育报推出系列评论第三篇,和小编一起来看。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健全监督机制,建立非教学事务进校园举报电话并向全社会公布,对查证...
2024-03-18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5年来,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聚焦发挥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在机制建设、师资配置、课程设计、资源整合等方面深化改革创新。和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人民日报》报道——不负重托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 2019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
2024-03-13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
2024-03-12
近日,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2024年3月以“有效减少近视发生 共同守护光明未来”为主题,开展第8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通知作出六项部署。跟教育小微一起来看。一是推进近视防控“六个一”试点。教育部命名的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和试点县(市、区)结合近视防控改革试验试点工作要求,在中小学校、幼儿园部署开展“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
2024-03-07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好日子,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孩子们脱去厚厚的衣服,更愿意运动。
2024-02-22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指示,教育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之年。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导向,我们对今年的十大教育热点作出前瞻性预测。本文作者:周洪宇 邢欢 刘柳(周洪宇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兼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
2024-02-02
每次一到寒假,家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孩子在家里长时间沉迷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怎么办?
2024-02-01
链接山海,共赴数字化未来之约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观察当下,数字技术正如“普罗米修斯之火”,驱动并推进社会变革,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经历着深刻的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在以前所未有之势推动全社会“超快速、大尺度,深层次”的数字化发展。数字技术革新将如何重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危”“机”并存,我们要做出哪些改变?全世界将如何携手,共创数字化美好未来?为了共... |